周国桢,年生,湖南省安仁县人。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于徐悲鸿、齐白石、周轻鼎、郑可等名家。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美协江西分会副主席、江西雕塑协会会长、景德镇市美协名誉主席、高岭陶艺学会理事长、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评委、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他是中国当代著名陶艺家、画家、陶艺教育家,被中外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现代陶艺创作先锋”、“陶艺泰斗”和“中国的毕加索,世界的周国桢”等荣誉称号。
在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蒋立平的引见下,我有幸拜会了德艺双馨的周国桢教授。在他的工作室里,陈列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陶艺作品。其中,一件名为《雪豹》的瓷雕作品深深吸引了我,作品造型简练,线条流畅,头颈竖起与翘起的尾巴形成U字型,前后呼应。其形似安静、温顺,却潜藏着凶猛、敏捷,给人动与静兼容、力和美交加的艺术美觉。
周国桢教授告诉我:年,当他将施有二次釉的瓷雕“金钱豹”送入窑炉焙烧,不料电窑烧到多度时候,中途突然停电,没有烧到预定的温度。原本以为作品烧坏了,等电炉冷却后,开窑一看,原先设计的“金钱豹”竞变成了“雪豹”,灰白的裂纹纹理,很象雪豹纹。一场意外的停电,让他偶得了一件不可复制的稀世孤品。
周老从艺六十多年,崇尚自然,技艺精湛,其瓷雕作品融入人文思想,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强烈的年代感和精气神。他始终沿着求真、求实、求新的道路探索,渐进“师古不泥古”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在学习规矩,穷尽规矩的同时,超越规矩,在规矩中求变化,不断探索泥性的解放与陶艺语言的创新。其作品细腻而不拘谨,洒脱又不失法度,厚重中透着轻盈,雅拙中蕴涵深意。纵观周国桢陶艺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其各个时期作品特点,概括为“甜酸苦辣”四个字。
朦胧期为“甜”
他鼎新革故,打破传统题材中观音、罗汉、福禄寿三星一统天下的局面,创作了《迎春》、《喜儿》、《弹弓手》和《红绸舞》瓷盘等极富生活情趣的陶艺作品,手法写实,形象逼真,意境深远,给千年瓷都的陶瓷雕塑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新鲜血液。年,荣获“陶瓷美术家”称号。
唯美期为“酸”
历经了文革的磨难,他运用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的性能和烧成工艺新创一批作品,如《西班牙舞》、《独立》、《母子鸡》、《天亮了》等造型夸张、线条流畅、色釉有类似国画泼墨泼彩的意蕴作品,拓展了传统色釉新天地。陶艺作品《西班牙舞》风格奔放,用郎窑红和乌金釉两种强烈对比的色彩来装饰,使其更增添热情和火辣风味。创作的《井冈山民兵》、《永不生锈》、《牧羊女》作品入选年全国美展。
古风期为“苦”
他立足本土,锐意创新,把自己的艺术视野转向西北文化,从汉代朴素动物石雕中体味“雅拙”,感受“力度”,大胆采用粗质材料——匣钵土、大缸土、紫砂土,使作品古朴粗犷、体现出一种神、形、理和趣的意味。如《波斯猫》、《黑叶猴》、《金蟾》和《叶落归根》等,这些作品古风淳朴,但又有现代元素,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陶艺作品《波斯猫》造型简练,形象生动,用白色珍珠釉的效果装饰全身,显得柔美而又可爱。
新表现时期为“辣”
近年来,他在创作题材、材料选取、表现手法上进行变革,更多地强调了艺术家自我精神的张扬,作品具有浓烈的个性风格。他采用民间做大缸盘条成形法,创作了《斑马》、《角马》、《犀牛》等,用打泥板卷筒的方法,创作了《静观》、《羚羊》等作品。这些陶艺作品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将泥与火的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形成了“天地与要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艺术效果。
周国桢的陶艺成就蜚声海内外,引起不少专家、学者
有传统、有内容、有个性,不盲从、不跟风、不媚俗,线条简练,神态生动,雄浑朴质,有体积感是其陶艺作品的风格和鲜明特点。他将自然物象拟人化,情感化,通过匠心独运的艺术表现手法倾注个人的思想感情,把民族文化精神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形神兼备,重视神似,在似与不似之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创作出不少精品、极品,有的堪称绝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香港等地举办个展十余次,还在新加坡等国联展多次,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及海内外藏家收藏。他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的陶瓷艺术大师,而且一生中有三次这样的殊荣。他的名字已列入英、美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其“世纪勋章”,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当代杰出陶瓷艺术家”称号。
这就是我所认知的周国桢教授,他的创作理念和风格,正影响当下中国陶艺界,其陶艺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周国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白癜风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gistics-info.com/bsmxg/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