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记者还欣赏到了极其珍贵的唐人手抄佛经原件、古代南京人用的“木牌名片”……
策划:陈明明 制片:刘翔
黄教授在学生时代就喜欢舞文弄墨,接触了成千上万的敦煌写本之后,他发现敦煌经卷里面唐人的书法特别好,逐渐自己也写一点
黄征书房全景
对于读书,黄教授觉得翻阅纸本的书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可以一边读一遍思索,圈圈点点,我们以前做了二三十年这样的功夫,仍然有现实意义”关于读书方法,黄教授认为“要浏览和精读结合,也就是博和专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要精读,专业之外百科的东西也都要学一点像我做语言文字研究的,做考证的,涉及到各个领域百科知识的都要读,引用的时候就非常到位所以我建议青年朋友,可以在广泛浏览的基础波斯猫肚涨上 ,选定自己特别想要看的书,慢慢地精读”
黄家书房也有灵性白猫
别看黄教授是研究传统文化的,他也喜爱现代科技他告诉记者,“我是当年杭州大学中文系第一个自费买电脑的,我电脑运用得很熟练现代生活中,如果你对电脑一窍不通,会受到很多限制”到南京以后,黄教授在编着《敦煌俗字典》时,甚至还自学了photoshop,“当时我买了很多电脑专业的书,大概花了两个月时间自学photoshop的图像处理,将它和word的文字处理功能结合起来应用,剪切字形图片的同时就摘录出该字所在的文句现在我的学生也都跟我学这个技术以前研究语言文字的人,很少有人碰图像的东西,我算是应用比较早的《敦煌俗字典》编出来后获得学术界的称赞”波斯猫等级
长城/摄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童立/文
到今年,黄教授就研究了整整30年的敦煌学,在外人看来似乎这项工作是神秘而枯燥的,但实际上黄教授的日常生活却极富情趣,他和他的家人都喜欢摆弄花花草草,喜欢饲养小动物黄教授住在一楼,屋子外面还带了一个90多平方的院子,“院子里这棵松树,是我10多年前圣诞节买回来装饰用的,现在小松树已经有10米高了”正在说话间,记者看到一只大白猫从纱窗上的一个洞里钻了出去黄教授笑着解释说:“除了这只大白猫,还有一只小野猫,是我捡回来的,另外还有一只狗这个洞是特意为它们挖的,方便它们自由进出”这两只猫和一只狗俨然像黄教授家里的一分子,随意进出,非常悠闲,一点也不怕人那只大白猫更是书房里的常客,派头波斯猫guess俨然主人一般“1998年,我与师兄张涌泉一起去拜访季羡林老先生我们向季老汇报了杭州方面敦煌学研究的情况,希望得到季老的教诲就在交谈之际,季老家的大白猫走了过来,我看了非常喜欢,就上前要抱抱季老说这猫比我还老了,最好不要抱可是我忍不住还是抱了抱季老笑笑,没有生气回来后,我跟家人说了季老家里有只大白猫很可爱我儿子听了之后说也要,于是我夫人带着孩子在花鸟市场买了一只白色波斯猫回家这只猫一直是我在照料,如今也有18岁了有时候我写书法,它就在旁边静静陪着”
黄征与大白猫
手抄本、木牍、古砖
黄教授书桌上摆放的一副书法作品“慎独”最先映入记者眼帘黄教授说这是他亲笔写的,用来提醒自己:“慎独是古人修身养性的一部分,对于做教师波斯猫呕吐做学问的人来说,尤为如此”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书房中的敦煌飞天
黄征,又名黄徵,男,汉族,祖籍江苏淮阴,1958年生于浙江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常委、南师大主委,江苏省政协委员黄征教授主要从事敦煌文献、敦煌语言文学、敦煌书法与文字方面的研究,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并兼任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江苏画院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南师大书画院院长
1999年,黄教授从浙江大学应聘到南京师范大学工作“到南京以后,我的生活基本就围绕书房转,读书写字之外,也到外面散散步,生活简单,内心宁静”黄教授的书房里不仅有书,还有书画,佛经抄本,古代木牍,印章,刻章工具等一堆东西其中一盒波斯猫排明木牍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黄教授介绍说:“这些木牍是我在朝天宫等地收集来的,它们在秦淮河底躺了1500多年,被淤泥掩盖,挖出来之后再自然晾干,你们看,上面的字迹仍然很清晰有些木牍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用的‘名片’”
黄征简介>>
黄家书房古意浓浓
他和流行歌手黄征同名同姓,却风趣地对记者说:“我最不擅长的就是音乐”在敦煌学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黄征教授的书房里,记者“大开眼界”——随处可见的飞天元素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敦煌异域风情到了南师大美术学院之后,黄教授算是正式把文字学和书法研究结合起来,先后也搞了几次展览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先生题赠“学艺双修”四个大字送给黄征,“饶先生是要告诉我,不能一直埋着头做波斯猫小狗学问,也要把做学问和艺术结合起来”
为了编《敦煌俗字典》
黄征简介>>
作者:童立 长城
季羡林养了一只“大白”
黄教授自学photoshop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gistics-info.com/bsmxg/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