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闪光耀眼的名字,却潜心躬耕于育人的田野中;他们没有华丽动人的外表,却在用心血挥洒着大爱和真情;他们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却在默默传播着自然本真的教育真经……他们就像山间的雾气,有质却无形。他们的名字在坊间流传,他们的样貌却鲜有人知。于无声处,他们静伏着,只待那惊雷辅现的一刻,我们才知道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是值得我们苦苦寻觅的真能。
汝阳圣陶学校创始人王天民先生就是这群人的缩影。
日前,汝阳县圣陶教育创办人王天民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经典名著解读课。慕名而来的有信阳市羊山中学、洛阳43中、临颍一高的优秀教师代表们。
讲课之前,王天民先生一再强调:学经典,必须和自己从事的业务相联系。经典就是一面镜子,谁看镜中就是谁;经典就是一部无字天书,谁读都能读出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道”。他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必须沉下心去,静下心来,只有心静如水,才能智慧如泉。
《易经》蒙卦
蒙亨。蒙,蒙昧无知也;亨,通、顺也。
王老先生认为,“蒙”是双向的,应该分为两部分:
第一、受教者的“蒙”。即孩子的“蒙”。孩子越小心灵越清、静,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好引导、教育。一张白纸,没有负担,才能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才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王先生根据圣陶学校多年的实践、研究得出结论:孩子越小,反而学的越好,我们要因“道”而行。6岁左右是黄金期,在圣陶,6-8岁就能把初中学完,8岁就能学完初中数学,10岁左右就能学完初中理化和其他各科,而且孩子无作业,无教材,孩子快快乐乐的、幸福的学习,玩中学习,寓教于乐的学习。
第二,施教者也要“蒙”。教师、家长要“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要装“蒙”。教师、家长如果不装蒙,总是夸夸奇谈,最后就像养波斯猫一样,猫不会逮老鼠了;学生也不再思考了。现实生活中,母亲总是比孩子吃饭慢,总是跑的比孩子慢就是生动例子,目的就是让孩子展现自己的才能,有种成功的快乐心情。
因此,王先生提出:教师要做唐三藏,学生要做孙悟空。圣陶学校要求:一堂课,有必要讲,最多讲三两分钟,说三五句话。这几句话一定是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话,绝对不能讲实质性的授课内容。圣陶根就是根据以上要求设定了五个级别的教师职称,引导教师装“蒙”。最后,孩子不蒙了,教师、家长就不装蒙了。这也是“先蒙后不蒙”的过程转变。
正确运用装蒙,结果会是:匪我求童蒙,蒙童求我。这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道”,家长、教师要在“童蒙求我”上下功夫。我们很多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往往是背“道”而驰。过去常说的“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状态”。我们努力做的、需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就是始,元。从教育上可以理解为基础。王先生说:中招、高招题有“七二一”的要求,70%是基础题,20%综合题,10%为难题。一般情况下,大家会花费10%的精力在基础题上,90%的精力在综合和难题上。圣陶学校则相反,9:1,重点抓基础。抓住了70%,等于抓住了立命之本,基础不牢,何谈去挑战综合题、难题?!
《道德经》:圣人不积。即以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
王老先生指出:圣人就是得道之人,有道之人。圣人就是“清静、无为、利他、包容”之人。积即存贮,保存。即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有的知识、思想、智慧,要学会分享、交流,别人是倾囊相助,我们是倾头脑相助。
《心经》
王先生认为无私、无欲、无求就是空;忧国忧民,专心做咱们自己的事业就是不空。空与不空中间就是大智慧。他将《心经》、《道德经》结合起来,就教学之道中的师生关系进行了个人视角的理解和阐述:
道生一:教师教(主体)学生学
一生二: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主体)
二生三:师非师,生非生
师亦是生,生亦是师
师生互动,生师互动
师师互动,生生互动
因为“生即是师”,故真正“师”可有可无。多数课堂呈现“无师”状态。“有师”与“无师”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学前应有师,学中可无师,学后自称师。
王老先生认为,《道德经》是让人幸福和成功的经。在互联网时代,第三种关系更要理解为无、空,即和气。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现在第三种时空,有一个动力公式:
目标小些,行动快些,落实到位,很快就会成功。目前圣陶学校这几年每节课都让孩子们有收获,有成就感。不以考试检测学生,而是激励学生。例如,通过例题讲课形式,引导学生收获幸福感、成就感:
王老先生认为:《道德经》、《易经》、《心经》也是相通的,我们理解了,学会了,就会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最后,王先生提出《道德经》的德与《论语》德是不同的:
《道德经》的德实为“得道经”,体现为规律、利他、无害、持久;德同时分为“上德、下德”,自然规律为上德,仁义礼等法律道德的规范为下德。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走“上德”,根据以上选择无为,无不为,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不可为,什么是可以为。
千古华章,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师从贤哲,滋情养气,陶心冶智。王老先生只是撷英萃精,分享了万千浪花的几朵,但已经如汩汩清泉浸润到每个人的心房……
读经典,品法道,学而修德、思而知耻、行而取慎、成而戒骄,每一位
教育人需要长期坚持、坚守!
热点文章深度课改要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gistics-info.com/bsmxg/1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