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听过波斯这个名词,诸如波斯地毯、波斯王子和波斯猫。但是有部分人会迷惑古代的波斯哪里去了——古代的波斯演化为近代的伊朗,就是那个被美国制裁天天制造核问题的伊朗。
说起来,我们在翻译近代国家名称的时候会有一些小小的瑕疵——比如土耳其和突厥是一个意思,土耳其也一直以突厥民族的中心自居,其实可以把土耳其翻译成突厥国,这样子历史的脉络就会清晰很多。伊朗也是一样,翻译成伊朗大家可能不知道伊朗到底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国家,实际上伊朗就是雅利安的意思,伊朗即是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
说起雅利安人大家可能就有点印象了——希特勒自称是雅利安的后裔,印度的贵族和上层也是雅利安人,历史上雅利安人创造过伟大的文明——也毁灭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
中东地区的民族变革及其复杂,而且其中很多民族都没有文字,有文字的民族也不一定有写历史的习惯,有写历史的习惯的民族也未必写的很靠谱,写的很靠谱的历史也未必能保留下来。所以整个中东地区的民族历史就是一笔乱账,要梳理基本上不可能,所以直接把时间线拉到19世纪中叶。
既然本文的题目叫诡异的镜像,那就说的是波斯和华夏的对比了。在20世纪初期之前,波斯和华夏的历史惊人的相似,几乎按照完全一样的节奏在走——实际上当时亚洲大陆上很多古国都有着类似的命运,只不过波斯和大清朝实在是太像。而20世纪初之后,现代的伊朗和中国又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如同平行世界里镜像一般渐行渐远。
大概就用中国的历史事件去套伊朗的吧:
满清入关——恺加王朝
和满洲八旗一样,恺加部落本来是波斯北部的一个很小的部落,而且是突厥人的一支,和波斯民族也不一样。大概在18世纪的时候,恺加部落通过战争和屠杀征服和统一了整个波斯,成为波斯的统治民族。
恺加王朝的统治大抵和大清朝没有啥区别,封建王朝基本上都一个鬼样子,贪污腐败压迫底层百姓的姿势都差不多。
在随后的19世纪,波斯的历史开始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是以英国和俄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波斯不断丧失土地签署不平等条约,这个节奏和同时期打完鸦片战争的大清王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攫取伊朗土地最多的也是沙皇俄国,就是和割走东北一大片土地的同一个老毛子。
套用我国历史书上的话:波斯的恺加王朝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矛盾不断加剧,各族人民反抗恺加王朝反动统治的斗争日益升级,大清帝国,错了是恺加王朝处于严重的内外交困境地。
太平天国——巴布教起义
年,波斯爆发了规模庞大的巴布教起义,而仅仅在6年之后的年,大清朝也爆发的横扫南方的太平天国运动。
巴布教派是19世纪40~50年代波斯的伊斯兰教派之一。巴布教派的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自称“巴布”(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意译为“信仰之门”)。年,巴布以救世主马赫迪的名义,宣称伊斯兰教救世主——隐遁的第十二代伊玛目马赫迪即将降临人间,拯救苦难大众,消除一切人间不平,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过着幸福生活的社会。巴布宣传神权主义,反对世俗王权,号召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驱逐所有的外国侵略者,建立一个神权国家。
上面这段话替换成洪秀全和基督教没有任何违和感,在正统的伊斯兰教徒听起来,这个说法和正儿八经的基督徒听说洪秀全是上帝的二儿子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虽然巴布教号称是伊斯兰教的分支,实际上类似于与太平天国和基督教的关系,只是借用了一个名头,本质上还是一群人带着大家干革命,要造反变天。
年9月,波斯国王穆罕默德去世,朝廷内部发生争权的内讧,国家陷于混乱之中。巴布教乘机在波斯北部马赞达兰省的贝尔福鲁什市(今博勒)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击败了地方政权的镇压。赛赫吠巴尔西陵墓地区成为起义军的基地,这里也成为贝尔福鲁什起义者进行社会改革的试验地,实施了平分土地财产、吃大锅饭等制度。
这个玩法和诉求简直和太平天国是一模一样的,说明当时波斯和清朝国内的民众基础高度相似,只是不知道这个巴布有没有像洪天王那样讨那么多老婆。
最终的结局当然也是一样的:虽然巴布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是给予了封建统治者极大的打击,动摇了封建王朝的根基。
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阿米尔尼扎姆改革
国内人民的起义,少数民族要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欧洲列强的侵略,使波斯的局势出现空前的混乱,引起了朝野的强烈反思。部分有识之士,甚至在大臣中,都为恺加王朝的命运担忧。他们认为,必须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才能恢复社会的稳定,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时任首相的阿米尔·尼扎姆代表了这种思潮。
年,尼扎姆开始实施改革,其主要措施:(1)大力整顿军队,消除波斯军队纪律松懈、缺乏战斗力的状况:严禁军队各级领导克扣下级军官和士兵的军饷;兴办军火工厂,使波斯军事力量有了显著的提高。(2)减轻农民的负担,安抚农民。(3)大力整顿财政,增加国库收入;惩办贪官污吏;取消王室贵族从地方征收钱粮的特权。(4)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长官和诸汗王的权力。(5)重视教育的发展,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校;向西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准许创办报纸。(6)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支持兴办现代工厂。(7)限制欧洲列强享受的特权。
尼扎姆的做法和大清的洋务运动和其后的百日维新也几乎完全一模一样,而且一度也使波斯产生了好转。但是这些诉求明显触动了王室贵族和高层官员的利益,其背后的主要支持者只有年轻的国王纳歇尔丁一人,最终的结局也如同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一样以失败告终,尼扎姆也最终收获了和谭嗣同一样的结局。
袁世凯——利萨汗
到了年一战结束,英国和伊朗协定,规定英国在军事、财政、关税等方面享有完全控制权,基本上把伊朗变成了殖民地。这一奴役性协定遭到伊朗人民广泛反对,伊朗议会拒绝开会批准这一协定,伊朗爆发了反英怒潮。英国被迫改变手法,企图通过扶植代理人来控制伊朗,便选中了威信较高的礼萨汗。
这个利萨汗就完全是伊朗的袁世凯了,他比袁世凯小个十几岁,但是命运很相似。自幼就投身军旅,并逐渐在军队中升职。年他率部镇压革命,因功升为近卫军团长。年2月他在英国支持下发动政变上台,任首相兼国防大臣。年12月推翻恺加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出任国王。
伊朗袁世凯干的事情和中国的袁世凯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伊朗的袁世凯成功了,正儿八经地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这个伊朗袁世凯也还算是个有能力的人,他摆脱了英国的控制扩建军队,整编各地的杂牌部队,统一全国部队,建立统一领导,掌握最高指挥权。随后平定了伊朗各地的叛乱,结束全国分裂的混乱局面,建立了统一而且相对独立的伊朗王国。
从这个伊朗袁世凯开始,伊朗和开始和中国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几乎在同样的时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折射出现代东亚地区和中亚地区不同的命运分野。
治疗白癜风小偏方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gistics-info.com/bsmjg/1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