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猫

周末能撸的,不只有天猫


小儿皮肤病有哪些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xinlitiaojie/47629.html

关也

好老师&铲屎官

9月26日,善缘街发布了关于新东方好老师的专访,因为运营有妹子是业余的「铲屎官」,了解到关也老师也是同行~所以特别策划了一起内容:

作为一名资深铲屎官,关也老师的家里一共养了6只猫,巅峰时期更是达到了8只…分享会,关也老师和大家聊一聊「历史上的猫奴」

人物简介

BriefIntroduction

关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优秀教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硕博,曾任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高考语文/历史老师,新东方在线翻译硕士百科知识与汉语写作/汉语教育硕士/历史课程教师,现还担任北京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运营经理。

专访链接《专访新东方关也老师:被命运绑架的“憨豆先生”

教师节特辑》

本期分享会共有92名小伙伴参与,听过关也老师的分享大家也纷纷表示意犹未尽然而有一些小伙伴进群比较晚,很遗憾的错过了本次课程分享,不过别着急,完整版内容回顾(音频版):*以下为“东方青创营系列分享会”分享实录大家会发现,其实中国人养过很多很多神奇的宠物,很早以前大家就会对一些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春秋时期魏国的国君卫懿公,他就特别喜欢鹤,他的宫里到处都养着鹤,不仅如此,他还会给这些鹤建造特别奢华的窝,让名厨为它们做食物,甚至让鹤坐华丽的车出行,还要按照鹤的姿态鹤的品格,给他们分不同的官阶,享受相应的俸禄,北方少数民族,当时啊,正愁没仗打,听说魏国荒唐到这个地步了,于是呢,数万骑兵南下,直接突袭魏国,他当时卫懿公也因为宠信鹤,早就引起了百姓和大臣的不满,大家都不肯出战…好吧,直接魏国就亡掉了。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左传·闵公二年》

和卫懿公差不多同时期的鲁国,有名大夫叫做臧文仲,特别喜欢养乌龟。在古代,乌龟经常被当作占卜的工具,臧文仲不仅觉得乌龟可以占卜,而且是真的喜爱这个东西,专门给他的爱龟建起了一个豪宅,这个豪宅长什么样子呢,论语当中用了四个字来概括,叫做「山节藻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房子的柱头雕刻成山的形状,梁上的画柱画着水藻。在当时,这样子的中装饰是天子祖庙的装饰,他来给自己给乌龟盖路盖房子。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论语·公冶长》

大家比较熟悉的书法家王羲之,特别喜欢鹅,当时王羲之听说有一位老太太养了一只鹅,鸣叫声特别好听,因此派人去买,而老太太坚决不卖。王羲之急了,和朋友一起去观赏。结果老太太听说这么牛的书法家,亲自过来我家里了,感动得一塌糊涂的,于是就把这个鹅杀了,来款待王羲之吃。等王羲之和有人赶到的时候,只看到一盘肉,瞬间崩溃掉了。后来有一个老道士,想要王羲之的书法。知道王羲之喜欢鹅,就投其所好啊,精心的养一批特别优良的白鹅,每天没事儿就在王羲之的住处旁边放养,终于有一天,王羲之撞上了这群鹅了,特别特别高兴,想买下它们。道士当时表示可以不要钱,只要王羲之帮忙写《黄庭经》就可以了,王羲之欣然写完,然后把鹅给换回来了。▲王羲之·《黄庭经》这篇文字其实写得特别的漂亮,是王羲之的小楷当中数一数二的作品,因为这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呢,《黄庭经》也被称为「换鹅帖」--是换鹅换过来的。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他不养别的东西,特别喜欢养大象。据说他的大象很有灵性,经常在宫廷聚餐的时候行跪拜之礼,而且有时候兴头来了还跳段舞蹈,皇帝也因此特别开心。后来元朝灭亡之后,明太祖朱元璋把这个元顺帝的爱象,抢回了南京城,一次设宴,想让大象上来给自己表演,没想到大象十分忠诚,表示拒绝--就不给明朝的皇帝跳舞。于是就被杀掉了。甚至于我们今天比较常见的宠物之一,狗,在唐代就已经特别流行了。在唐代周昉绘制的《簪花仕女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得到小狗在蹦哒。▲唐·《簪花仕女图》这种狗,叫做「拂菻狗」,从东罗马帝国传过来的。民间又名「猧子」。年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的《双童图》中,也有这个狗。▲唐·《双童图》

唐代诗人王涯写过一首《宫词》:

白雪猧儿拂地行,惯眠红毯不曾惊。深宫更有何人到,只晓金阶吠晚萤。说了这么多,大家会发现,其实中国古人养宠物养的特别的多元。相比起春秋战国就在养的鹤,比起东晋王羲之那会儿养的鹅,包括唐代比较流行的狗,猫作为宠物来养的话,起源就会比较晚一些了。但是到宋朝的时候,猫真的特别特别的普及了,而且关于猫还形成的各种各样神奇的礼节。举几个小的例子,宋朝,如果你要养猫,接猫回家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就跟你娶妾一样,是要出聘礼的。如果找熟人的猫所生的小猫的话,要给主人一些盐巴,因为在当时的语言中,盐和缘分的缘发音比较接近,表示跟小猫比较有缘分;如果是野猫生了一只小猫,你把它领回家去呢,要拿柳条把小鱼穿一串儿,给这个母猫送过去,表示对母猫的一个尊重。因为猫迅速的普及开来之后,在当时宋朝的都市当中,还出现了专门的宠物市场,据宋代的史书《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有各种各样的猫在那里买,还搭配着猫粮一起出售。甚至于不光有卖猫卖猫粮,卖猫窝的,还有给猫做美容的。据史料上面记载,当时有很多居住在宋朝的阿拉伯妇女,她们会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比如说凤仙花的汁来染指甲,在染指甲的同时,也兼顾给猫狗染色的这个业务,所以宠物美容的产业从宋朝那会儿就开始了。养猫流行起来之后,有很多人也打起猫的主意来,偷猫拿去卖挣钱。岳飞的孙子岳珂,他写过一本《桯史》,里边就记载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详细的介绍了当年偷猫的办法:当时的人偷猫,就正大光明地在白天偷。因为猫白天喜欢在户外活动,好多偷猫贼就把这猫抓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小桶里面,把猫的毛弄湿,因为猫比较爱干净,身上湿了以后,就不停的舔自己,一直到舔干为止,在整个过程当中猫一般是不叫的,这样猫就被顺利的偷走了。

"若猫则皆昼攫。都人居浅隘,猫或嬉敖于外,一见不复可遁,每得之,即持浸户外防虞缸桶中,猫身湿辄舐,非甚干不已,以故无鸣号者。有见而遂之,则必问以毛色,自袖出其尾,皆非是。"

--南宋·岳珂《桯史·猫牛盗》

因为在以前很少有关于猫的记载,但是到了宋代的时候,各种各样关于猫的产业开始蓬勃兴起,所以有人会问,是不是猫传入中国比较晚?因此以前还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最开始猫是怎么来的呢?在唐僧取经的时候,从天竺从印度带了好多佛经回来,但是老鼠喜欢啃这个佛经,唐僧受不了,怎么办呢?就顺手把天竺的猫也给带来了,所以中国也开始慢慢的有了猫,就是当时人的一些理解和解释。但其实并不是,中国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猫了,《诗经》当中就有明确的关于猫的记载。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诗经·大雅·韩奕》

这里的猫,它是和熊啊,虎啊相提并论的,所以一般人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会认为这里所说的是山猫,一种野兽之类的东西。但是最晚在战国的时候,人们已经就开始养猫来抓老鼠了,只不过那个时候一般不称为猫,叫做什么呢,叫做「狸」。

韩非子就说: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

西汉东方朔也讲:"骐鳞、绿耳、蜚鸿、骅骝,天下良马也,将以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意思就是,用天下最好的马来捉老鼠,还不如用一只腿脚不方便的猫来捉老鼠。由此可见,从战国到汉代的时候,人们用猫来抓老鼠已经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了。甚至陆游的爷爷当年怎么解释,猫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他说,老鼠啊,喜欢吃粮食对,而猫能够抓老鼠。去苗之害,所以你看,猫字旁边的是一个苗是吧。

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

--宋·陆佃《埤雅》

所以总结起来,你会发现,猫的功能最开始特别的明确,一开始就是用来抓老鼠的,因为要杜绝粮仓的鼠患,才开始陆陆续续的养猫,但问题在于,捉老鼠的不光有猫,中国古人脑洞很大,他们会用各种办法来干掉家里面出没的老鼠。比如,自己抓。《汉书》里就记载过一个故事,说汉代有一个官员,叫做张汤,有一次,他爹到外边去了,留他看家,老鼠偷了家里的肉,父亲回来后很生气,不仅埋怨他还他打了他,嚯,这个梁子就结下了,因此张汤在家里又是挖洞,又是烟熏,把老鼠全部找到了,不但找到了老鼠,还找到老鼠没吃完的肉。然后呢,张汤写了个状子起诉老鼠,公开拷打审问,最后把老鼠给干掉了。他爹发现张汤在这方面的才华也是非常震惊,后来便开始把张汤往学习法律的方向去培养。除了人抓老鼠之外,还有狗。大家不要觉得「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在汉代的时候,狗抓老鼠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我们在汉代墓葬的画像砖里面会看到这样子的图画,大家一看就一目了然了。▲标准的狗拿耗子的形象

1

《吕氏春秋》中也讲过一个很好玩的故事:以前,有老百姓家里养着一条狗,养它就是抓老鼠的,但是这个狗呢,从来不抓老鼠,动都不肯动,后来有个相狗人看了这条狗以后,说这条狗不一般,他是一只猎犬,最擅长逐鹿。让它抓老鼠大材小用了,那怎么办呢,你把它两条后腿绑起来,它不能出去打猎也就会乖乖抓老鼠了,这个人一试,果然如此。

那个时候除了人之外,狗也可以干捉老鼠的活儿。甚至还有一些更神奇的办法。比如说,用螃蟹抓老鼠。西汉的《淮南子》里面讲过这么一个土方,说用艾草烤螃蟹,让受热的螃蟹在老鼠洞旁边走来走去,运气好的话就能夹住一两只。还有更不靠谱的办法,用巫术。相传你把狐狸眼睛、猫脑子塞到老鼠洞里去,然后披着头发面向北方念动咒语,老鼠就死掉了。所以说,如果猫一开始定义为捉老鼠,而捉老鼠的办法有很多的话,你就会发现在宋朝以前,猫并没有那么普及。是知识改变了猫的命运宋朝的时候,印刷术开始大规模的普及,不管是雕版印刷,还是新出现的活字印刷。你看唐朝杜甫写诗的时候,他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唐代,你读1万卷书,是一个特别可怕的阅读量了,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术,所有的书都是拿笔去抄的,这就导致了书籍特别的少。但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书的传播和流传得到了广泛的提高,那相应的书的保存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些藏书家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卷书。这些书堆久了之后可能会发霉,可能会被虫蛀,而最大的隐患就是老鼠。于是,读书人就把目光更多地聚集在了猫的身上。猫是老鼠天敌嘛,有它帮忙抓老鼠的话,就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书被啃坏了。我们可以看到的比较早的是从苏东坡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开始的。他养猫就是为了抓老鼠,有一次,他家里的老猫死了,老鼠横行,黄庭坚听说别人家的猫要生小猫了,赶紧向人家讨要一只等待猫的降临,他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乞猫》。

秋来鼠辈欺猫死,

窥瓮翻盆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

买鱼穿柳聘衔蝉。

--唐·黄庭坚《乞猫》

大家看到「买鱼穿柳」这四个字了吗,刚刚我们讲过,在宋代的时候,你要去接一只猫回来,需要讲究聘礼,还记得吧,可以想像黄庭坚拿柳条穿一串小鱼,乞一只猫回来的景象。这里,「狸奴」就是猫的名字,而另外一个小的细节,「衔蝉」也是猫的一个别名。这个别名是怎么来的呢?特别简单,中国古人特别喜欢联想,一般看到白猫黑嘴,就好像嘴里叼着一只知了一样。所以就取名叫衔蝉。猫在古代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给大家随便举几个例子:

比如「令长」,相传,在寅日的时候,如果在山中遇见了一只自称「令长」的妖怪,那对方的真身就是只猫。

比如「乌圆」,明代高启有一首诗:"岂无老乌圆,昔壮今何惫?"就讲的猫。比如「虎舅」,相传猫是老虎的舅舅,教了老虎各种技能,惟不教上树。比如「雪姑」,一般说白猫。诸如此类,都是中国古代诗文当中对猫的一些别称。说回到黄庭坚,后来呢,在他的四处寻找之下,他的一个好朋友周元之,终于给他送了一只猫过来。黄庭坚特别开心,于是又写了一首诗,叫做《谢周元之送猫》。

养得狸奴立战功,

将军细柳有家风.

一箪未免鱼餐薄,

四壁常令鼠穴空。

--唐·黄庭坚《谢周元之送猫》

「细柳」这个典故,来自于西汉的将军周亚夫,在诗里黄庭坚把猫比成汉代的将军,感谢它给自己抓老鼠解除鼠患。猫如此的重要,你会发现很多诗人写过它。写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林和靖,他写过一首《猫儿诗》。

纤钩时得小溪鱼,

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

莫惭尸素在吾庐。

--宋·林逋《猫儿诗》

包括欧阳修的朋友梅尧臣,他家里有一只猫叫五白。猫死了之后,梅尧臣特别难过,专门写了一首《祭猫诗》。

自有五白猫,

鼠不侵我书。

今朝五白死,

祭与饭与鱼。

--宋·梅尧臣《祭猫诗》

甚至有的人家里有了猫以后,就没办法继续养别的宠物了。宋代有个诗人叫张舜民,他养一只猫。后来他的一个好朋友,送了他一只锦鸡,长得特别漂亮,性格也温顺可爱,但是家里的猫一看到这个锦鸡就欺负它,后来没辙,只能把锦鸡给放了。张舜民因为这么个事儿,写了一首诗,标题巨长无比。

只愁猫犬常窥汝,

胡不山林远避人。

好在旧笼还旧主,

便当归放涧之滨。

--宋·张舜民

《焦君以锦鸡为赠,文彩可爱,性复驯狎,终日为家猫所困,因遂挈还,仍嗣短句》

其实这首诗题目就概括了全文。当然,最最著名的大家都知道,就是陆游。陆游有一首诗特别的出名,叫做《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只不过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啊,其实是两首诗,他的上一首诗长这个样子:

风卷江湖雨暗村,

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什么意思呢:外边儿雨太大,我抱着猫在家里玩儿就好了,撸猫撸睡着了之后,做了一个梦,就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么一对比,特别的微妙。为什么撸猫能撸睡着呢,这个很现实啊,因为猫暖和嘛,抱着猫在被窝里面睡觉就比较暖,这里有陆游的诗歌为证。

榖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

--宋·陆游《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

陆游是特别高寿的一位诗人,活到八九十岁去世的,在他漫长的人生经历当中,一直在不停地反复的养猫。58岁的时候他写过这么一首诗。

裹盐迎得小狸奴,

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

寒无毡坐食无鱼。

--宋·陆游《赠猫》

上面说过宋朝的时候买猫需要用鱼和盐巴,陆游58岁的时候,拿着盐巴去换猫去了66岁的时候陆游又写了一首诗,《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还给他当时的猫取了个名字叫「雪儿」。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宋·陆游《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68岁的时候陆游又养了一只猫,这回不叫雪儿了,叫「粉鼻」--粉色的鼻头。

连夕狸奴磔鼠频,

怒髯噀血护残囷。

问渠何似朱门里,

日饱鱼飱睡锦茵?

--宋·陆游《赠粉鼻》

75岁,陆游再养猫,取了个名字就叫小老虎。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飱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宋·陆游《赠猫》

一直到83岁的时候陆游还在给猫写诗。

我老苦寂寥,谁与娱晨暮?

狸奴共茵席,鹿麑随杖屦。

岁薄食无余,恨使鸟雀去。

安得粟满囷,作粥馈行路!

--宋·陆游《冬日斋中即事》

根据《陆游全集校注》不完全统计,有将近二十首在写猫......从宋朝以后,养猫的风气就开始越来越广了,再往下来到明朝,明宣宗朱瞻基,他不光是一个皇帝,还是一个画家,他当时画过一幅特别出名的图,叫做五狸奴。▲明宣宗朱瞻基的画《五狸奴》到了明宣宗的孙子,嘉靖皇帝,大家肯定听说过吧,当时嘉靖皇帝特别喜欢猫,在御前饲养的猫都有各种各样的名分,还专门为他的爱猫建了一个猫儿房,让各种各样的人去伺候他的猫。据说嘉靖皇帝最喜欢的一只猫叫霜眉,是一只长毛的波斯猫。霜眉通体毛色淡青、双眉洁白,性情温驯,不乱喊滥叫,不狂咬疯噬,尤其善解人意,与嘉靖皇帝形影不离。嘉靖皇帝爱它爱到什么地步呢?据说今天霜眉在哪个后妃的宫门口徘徊,皇帝就住在哪个妃子的屋子里。20多年时间不上朝,但经常和这个猫在一起玩。后来这个猫死后,嘉靖皇帝特别难过,好几天不吃不喝,专门为这个猫打造了一口上好的棺材,就葬在今天的景山公园,起了一个坟叫「虬龙冢」。今天大家如果来景山公园玩的话,这个猫的坟可能看不到了,但猫当年立坟的地方种了一棵树叫虬龙柏,今天活得特别欣欣向荣。▲虬龙柏如果说的近一些的话,到了清朝后期。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大家应该听说过吧。张之洞,当年是湖光总督,封疆大吏,一品大员。他就特别喜欢撸猫,家里的猫有十几只,再加上到家里边儿觅食的流浪猫,简直要闹翻天。▲清·张之洞这些猫天天在家里随便大小便,然后张之洞也不生气,反而叮嘱下人:猫本来就无知,不可以责怪它们,如果人随便大小便才不可宽恕。所以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人们对于养猫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比如挑猫,什么猫算是好的呢?古人就喜欢橘猫。他说,猫的毛色呀,纯黄为上,纯白次之,纯黑又次之。

"猫之毛色,以纯黄为上,纯白次之,纯黑又次之。其纯狸色,亦有佳者,皆贵乎色之纯也。驳色,以乌云盖雪为上,玳瑁斑次之,若狸而驳,斯为下矣。"

--《相猫经》

古人怎么简单粗暴的看这个猫身上有没有虱子呢?就说在黑暗当中,倒着撸它的毛,如果能够蹦出火星来,就表示这个猫的毛皮特别健康,不会有虱子。很神奇的检验方式。

"猫于黑暗中,逆循其毛,能出火星者为异,并不生蚤虱。"

--唐·《酉阳杂俎》

甚至古人也给猫做绝育,但是由于当时没有麻醉药,所以猫就会很疼,这帮「坏人」呢,就说,我们给猫做绝育,一定要在屋子外进行。这样猫疼的话就会往屋里边儿跑,如果在屋子里边儿给猫做绝育的话,他就往外逃,以后再也不敢回家了。最后,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好玩儿的书,这个书是清朝人写的,这个清朝人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猫的人,冬天怕猫冷着了,便会手工赶制小棉袄给猫穿;包括有人说猫懒,他也会反驳说,猫我都养过,未必都懒,我有各种办法去训练它们。他写本小书叫《猫苑猫乘》,这个书挺薄的,但是是竖着看的,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对,现在排版还是竖着的,书中讲了各种各样古往今来的关于猫的神神叨叨的奇奇怪怪的故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读读这本书,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END

...本期内容由东方青创营校园授权发布献出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gistics-info.com/bsmsm/bsmsm/14153.html


当前时间: